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前身为1986年建校的洛阳市财会学校,现设置专业有大数据会计、大数据财务管理、大数据会计信息管理、大数据税务,学制有三年制大专、“五年一贯制大专”和中专。学院专业教学水平省内一流。2012年至今,连续5年参加河南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均获得一等奖,2016年参加全国税务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2017年参加“畅享杯”全国财会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培养的学生有4名参加全国会计技能大赛。2020年6月20日落幕的2020年第二届“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税务技能大赛中,我院两支代表队在全国600多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再创佳绩,两支代表队均荣获一等奖,其中一队进入全国10强。另外,还荣获 2020年“衡信杯”全国高职税务技能大赛预选赛一等奖和总决赛的二等奖;组织学生参加了“福斯特杯”全国大学生审计精英挑战赛。
2002年至今,学院先后与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办了函授大专、本科教育,毕业学员6千余人。长期的兼职高等教育教学为学院锻炼和造就了一支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教师4人;高级职称教师24人,双师型教师34人,省级会计专业学科带头人1人、会计专业职教专家1人、会计专业河南省名师3人、会计专业名师工作室1个。
学院位于洛河北岸,紧邻十里画廊洛浦公园,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000余人,是河南省庭院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学院现有省级电算化实训平台、会计金融实训平台和会计系列无纸化考试中心。实训平台实训机位1500余台,除保障正常教学外,每年为数千名会计从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企业办到学校、学校办好企业”是学院的办学特色之一,2014年至今,先后有洛阳市诚财会计培训中心、河南省京沪豫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和河南光大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等省内知名企业落户学院,开展校企合作,为广大教师企业实践和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广阔的专业化平台。
党的“十九大”为学院的发展指出了更加明确的前进方向: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专业建设,实现学院内涵式发展。
历年招生情况一览:
2016年招生379人
2017年招生289人
2018年招生420人
2019年招生445人
2020年招生525人
招生专业一览:
大数据会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报表编制和会计软件应用实务以及会计中介机构从事查账验证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企事业单位会计出纳、核算、纳税、审计、基层财务管理、财政预算。
大数据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财务管理及财税、金融、法律等方面知识和能力,具有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金融理财、资金筹集、财务可行性评价能力,能在工商、金融和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出纳、财务主管、财务经理等。
会计信息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会计核算或初级会计师专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与维护;面向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会计中介机构等领域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就业方向: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操作应用岗位,以及会计信息软件生产企业及其渠道管理、合作伙伴所需的会计信息系统销售、实施及维护岗位。
财税大数据应用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税收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税收实务及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从事办税员、审计助理、会计、出纳、协税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企业、会计中介机构和基层税务机构的涉税类业务岗位,从事企事业单位办税实务工作,单位和个人(家庭)税务代理、税务咨询和纳税筹划工作,以及税务机关一线征收管理工作。
历年就业情况一览:
2016年毕业450人,3+2升段322人
2017年毕业607人,3+2升段460人
2018年毕业374人,3+2升段281人
2019年毕业62人
2020年毕业92人
毕业生大多从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部分学生在中小型企业工作。有许多学习优异的学生在毕业前的大赛中就提前被企业录用,整体就业情况稳定且优质。
就业工作举措:
1.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实施双一把手工程
会计学院成立以院长、书记为组长,其他学院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总支副书记担任就业创业主任,具体负责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安排相关工作,促使就业工作按时按量按质完成。
2.做好毕业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举办优秀毕业生就业、专升本经验交流会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组织学生进行《毕业生推荐表》的填写,认真完成就业协议书的发放等工作。积极开展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方面的培训与讲座。建立详实的毕业生信息档案,组织学生填写《毕业生情况一览表》,使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了解每位毕业生的具体情况,便于向用人单位推荐合适的毕业生。
3.重视就业基地实习工作,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本年度,我院与企业签订了校外实习协议,有效保证了来年毕业生校外实习活动的开展。实习老师将分别带队到实习基地实习,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4.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通过开展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宣传大学生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做好服务工作,激励与引导大学生创业,缓解就业压力。
5.创建学院就业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1)充分调动各方面就业能动作用,提高就业工作效率。
发动全体教工联系校友、朋友等多方面关系来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使会计学院就业工作切实成为关系每一位教工的大事,这样有利促进签约工作、就业数据反馈、就业问卷调查等工作的开展,切实提高的就业工作的效率。
(2)多措并举,不断开辟就业信息传递新渠道
通过建立毕业生微信群、QQ群等形式,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确保就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每一名学生。学院多方搜集就业信息,重点关注校招生就业处的就业信息、财经网、重点公司、银行、事业单位的网站、领导及老师提供的就业信息等,并及时向毕业生发布,供毕业生选择。
(3)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招聘会,拓宽就业渠道
为毕业生积极收集校内外各种招聘会信息,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招聘会,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数量与质量。
(4)积极做好实习生推荐工作
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及毕业班辅导员,掌握每位毕业生的详细资料,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向需要推荐的用人单位推荐最合适的毕业生,使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
(5)做好网络招聘会指导工作
在学院举行大型网络招聘会期间,会计学院领导及毕业班辅导员在线为大家指导,给同学们签订就业协议时需要注意想的事项做耐心细致的讲解。
(6)着眼问题学生,开展就业帮扶
重点关注心理比较脆弱、缺乏自信等就业困难学生,做好其心理安抚工作,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引导,并指派已经签约的学生一对一给予指导和帮助。每年招聘会结束后,学院对各班就业签约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对部分签约困难的学生,建立专门档案,制定相应对策,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其顺利就业。
(7)上好就业指导课,为就业打好基础
利用就业指导课,使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针对大一新生,重点在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做好高中到大学的生活等方面的转变;对于大二学生,重点鼓励考取相应证书,为就业成功提供筹码;对于大三学生,要求尽早明确就业方向,直接就业的学生要多去企业实习,积累经验。
(8)做好毕业生就业追踪工作
为了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符合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我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回访工作,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就业单位的回访工作,征求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加强毕业生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办公软件操作等方面的辅导与培训。
(9)进一步规范就业资料、信息的归档工作
成立会计学院就业追踪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毕业生就业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及时获取毕业生的就业动向,以便进行数据分析,为其他相关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10)切实做好毕业生管理工作
学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毕业生愉快、文明离校。辅导员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加强对毕业生的安全教育,热心帮助毕业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教育学生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在择业中要注意维护自身的权益,尤其是在签订正式协议书前,告诫学生对相关条款进行审核,发现是否有侵犯学生权益的内容,避免了协议签订后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