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标准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会计信息综合模拟实训 制订人:刘杜雁
适应专业:会计信息管理 批准人: 古丽娟
学 时:10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72 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会计信息化
后修课程:ERP沙盘模拟经营、顶岗实习
制订时间:2020年11月
二、课程定位
《会计信息综合模拟实训》是高职类会计信息管理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着重于任务实践的学习,通过对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日常业务的手工处理和会计信息化处理,使得学生掌握企业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技能,了解手工会计和信息化会计在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中的会计处理业务的关系,具备处理企业整体经济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在企业整体会计处理流程中各个岗位的职业技能。
三、设计思路
《会计信息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根据信息化环境下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会计工作基本流程的调研结果,以会计核算技术和信息化操作技术为前提,设置手工会计和信息化会计综合模拟两大模块教学内容,实现企业的经济业务按手工和信息化两种方式的同步处理,满足了信息化环境下企事业单位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素养的需求。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会计专业的任务能力分析和就业发展为依据,构建以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为主线、以会计核算基本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本课程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的某一个会计期间(5月)发生的经营业务为依据,通过仿真性案例和场景设计来展示课程内容。
在手工会计实训阶段,主要通过完成建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账及结账、编制报表等会计的主要工作,熟悉会计所有工作的业务流程,掌握手工会计中各环节的注意事项及工作要点;在信息化会计实训阶段,主要通过用友U8-ERP软件,综合运用会计基础知识和信息化操作技能,完成系统管理、基础设置、总账、报表、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及采购销售等业务在用友U8-ERP软件系统中的操作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综合实训,较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业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正确地判断和处理相关的经济业务,提高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与职业判断能力,养成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学习科学的操作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要求学生通过掌握会计的基本流程和思维方式,最终要达到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知识、技能的整合,形成类化经验,真正达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
(一)专业能力
1、能独立完成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账户建立、日常会计业务处理、计算产品成本、利润的形成并进行利润的分配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的手工会计核算工作;
2、能够正确理解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日常活动经济业务内容,能够运用用友ERP-U8会计软件完成企业统管理、基础设置、总账、报表、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及采购销售等业务的信息化操作;
3、能够正确掌握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手工会计和信息化会计两种会计处理模式和同步会计处理方法;
4、掌握用友ERP-U8会计软件的使用技术;
(二)方法能力
1、能够正确理解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日常活动经济业务内容,并能对其进行手工建账和信息化基础设置;
2、能够准确的判断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内容,能准确的按照专门的会计方法进行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和会计报表编制,对其进行会计手工处理;
3、进一步熟悉掌握用友ERP-U8会计软件系统管理、总账系统、UFO报表、薪资管理、固定资产、应收应付和供应链管理模块的操作应用;
4、能够准确运用用友ERP-U8会计软件对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进行信息化会计处理及简单的财务分析;
5、具备初步的会计信息化处理能力,具备业财一体化(初级)综合运用能力。
(三)社会能力
1、培养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2、培养办公自动化、运用网络和信息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和严谨求实的职业素养。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会计信息化课程共三大模块,各模块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如下:
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
项目 | 工作任务 | 知识内容和要求 | 职业能力 | 参考学时 |
会计手工 | 综合实训操作指导 | 制造企业基本状况和基本经营运转情况以及经营的主要业务;了解制造企业使用财务处理方法和程序;熟悉综合实训课程的操作要求 | 制造企业基本状况和基本经营运转情况以及经营的主要业务;了解制造企业使用财务处理方法和程序;熟悉综合实训课程的操作要求 | 2 |
期初建账工作 | 开设日记账;开设总分类账; 开设明细分类账;登记各账户的期初余额 | 了解并掌握账簿设置、启用的方法;学会各种账簿的建账方法 | 2 | |
填制审核记账凭证 | 完成本月1-60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并填制审核记账凭证 | 熟悉各种原始凭证及其填制方法;掌握制造企业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熟练掌握各种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 16 | |
会计手工 | 完成记账凭证的汇总和试算平衡 | 完成记账凭证的汇总和试算平衡 | 熟练掌握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学会发生额试算平衡方法 | 4 |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 登记各种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 | 掌握记账的基本技能;学会错账的更正方法及适用范围 | 6 | |
对账与结账 | 对账与结账 | 学会总账与明细账、总账与日记账的对账方法;学会总账余额的试算平衡方法 3.学会结账的相关内容及方法 | 4 | |
编制财务报表 | 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 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填制方法 | 4 | |
会计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 会计凭证的整理;会计账簿的整理;会计报表的整理;其他会计资料的整理 | 了解会计档案整理和保管基本知识与保管;学会会计档案资料装订的基本技能 | 2 | |
会计信息化 | 系统管理 | 建立账套;用户管理;权限设置 | 熟知系统管理中的相关内容及相互关系;学会建立账套、增加用户及权限设置 | 2 |
基础设置 | 基本信息;基础档案 | 学会系统启用设置;学会各项基 础档案的设置及作用 | 4 | |
日常处理 | 总账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应付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和存货管理 | 熟知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处理流程;学会各项业务的信息化处理方法 | 50 | |
期末处理 | 对账与结账 | 学会各模块的对账方法;学会各模块的结账方法 | 2 | |
编制报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熟悉UFO报表格式设计、公式设计与报表数据管理 | 2 | |
新道业财一体化1+X证书(初级)训练 | 业财一体化1+X证书(初级) | 职业判断题训练;基础设置业务训练;业财一体业务训练;期末业务训练 | 掌握业财一体化1+X证书(初级)的基本技能 | 8 |
五、 教学条件
为有效完成该课程教学,需要达到以下几点教学条件要求:
(一)具有与学生人数和办学规模相适应的机房上机条件;
(二)具备企业会计综合实训资料,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报表及其他辅助材料;
(三)事先配备和安装好上机实验需要的财务软件;
(四)机房配有多媒体演示功能;
(五)具有能一定数量能胜任会计信息化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和新道公司技术支持,教师梯队、结构合理;
(六)有相配套的理论和实训教材;
六、 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
(一)教学组织
以上机操作、任务驱动教学和实训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训场地等教学手段。按照确定任务—制订计划—实施任务——检查评估——归档应用的思路,学生根据企业一个月的仿真业务资料,通过老师演示、情景模拟、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实施任务,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途径进行检查评估,最后完成会计手工全部账证表等会计资料的填制、审核及归档工作;讲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知识时,要结合用友ERP-U8会计软件和典型会计业务;讲解操作过程方法时,教师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演示,采用高清晰度大屏幕投影或在计算机网络教室采用广播方式进行教学。
强化上机实验环节是真正学好本课程的关键。上机实验时, 要按规定步骤进行操作,要充分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
在教材选用方面,应依据教学标准要求选用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形式上适应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手工会计及信息化会计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案例的设计,案例应具体详细并具有仿真性。
(二)教学评价
评价考核采取等级制,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30%+期末70%。
(1)平时考核(课堂发言、课后作业10%、实训表现20%)
(2)期末考核期末笔试以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应用为主,占总成绩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