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 授课单位:会计学院
学时: 228学时 学分:12学分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徐丹丹 王改庆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孙雯2020年10月8日
1、课程描述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用资金时间价值与投资风险的理念进行预测、决策,分析与控制,掌握企业在筹资过程筹资决策、投资过程投资决策及资金的日常管理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方法理念,为企业更好地管理资金,用好资金奠定基础,并能运用财务分析方法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财务管理问题途径,为学生在未来能够成为较高层次财务会计管理人才进行知识储备,同时,让学生明确财务管理注重对未来事项进行预测、决策方法,与财务会计注重对过去实际发生资金收付如实记录下来形成会计信息是有所不同的,本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前导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经济法基础》、《管理学基础》
后续(相关)课程:《成本会计》、《纳税实务》、《管理会计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综合实训》
1.2课程理念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地位,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与学校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相匹配,与用人单位的发展目标相符,体现实用性办学理念;坚持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利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开扩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仅使学生能够全面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理念和思维方式,灵活运用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以发展和促进学生的能力和技能为中心,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生活、实现就业、能够胜任财务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3课程设计
1.3.1总体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学习项目、完成任务中学习并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1.3.2具体设计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是对教学内容建立三个层次,由学校、教师、学生分别在实施教学学习中进行选择。三个层次为:基本知识、扩展知识、链接知识。考核以基本知识为主体。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利润分配决策的基本技能。给学生提供理财的思路和导向,引导学生分析理财实务中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或有所借鉴,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2具体目标
通过对《财务管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
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特征和目标;
理解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本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预算与控制、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
掌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资金成本的计算、存货储存成本和经济订货量的计算,定价计算,营业收入的预测,掌握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专业能力目标:
能独立完成财务分析工作;
能独立完成既定项目的筹资、投资、利润管理工作;
能制定中小企业与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
职业素质目标:
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能与工商、银行、税务、中介服务、客户等单位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具有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详见下表1、表2:
表1
工作任务内容表
序号 | 工作 任务 | 知识要求 | 技能要求 | 参考教学方法 与手段 | 课时 |
1 | 财务 管理 目标 与财 务管 理基 础 | ★理解财务管理的含义; ★重点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 ★掌握复利现值和终值的含义; ★掌握年金现值、年金终值的含义; ★掌握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的含义。 | ★理解单利与复利的区别,掌握复利现值和复利终值计算方法; ★明确复利与普通年金的区别,掌握普通年金、先付年金、永续年金的现值及终值的计算; ★掌握资产风险的衡量方法; ★掌握现值系数、终值系数在计算资金时间价值中的运用。 |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法。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 14 |
2 | 预算 管理 | ★理解资金需求量预测的含义; ★熟悉目标利润预测的各种方法。
| ★了解企业资金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掌握企业资金需求量预测的计算方法;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目标利润预测; ★掌握从销售预算推导编制整个企业的全面预算。
|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法。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 16 |
3 | 筹资 管理 | ★掌握直接投资、普通股、留存收益等权益性筹资的方式; ★掌握长期借款、债券等长期负债筹资的方式; ★掌握短期期借款、商业信用等短期负债筹资的方式; ★了解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的组合策略及对企业收益和风险的影响; ★了解筹资渠道与方式,筹资的基本原则; ★熟悉资本结构理论。 | ★了解企业筹资的渠道有负债与自有资金两个渠道,每一种筹资方式都要付出的代价即资本成本; ★掌握个别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和边际资金成本的计算,并通过计算选择资金总成本最低化的方案; ★掌握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计算方法及相互关系,说明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如何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灵活运用每股收益无差别分析法进行分析以确定筹资组合方式。
|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法。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 16 |
4 | 投资 管理 | ★重点掌握项目投资评价的方法; ★一般掌握项目投资的风险分析; ★掌握证券投资的风险分析; ★熟悉市盈率在评价股票中的作用。 | ★了解投资有内部投资与外部投资区别,重点掌握内部项目投资的现金净流量的计算; ★重点掌握项目投资可行性的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动态的评价指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等评价方法; ★了解对外投资中债券投资与股票投资的优劣; ★掌握债券价值与收益率的计算; ★掌握股票价值与收益率的计算; ★掌握投资基金收益率的计算; ★掌握证券投资的风险分析; |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法。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 30 |
5 | 营运 资金 管理 | ★一般掌握营运资金管理,流动资产的概念、特点及其分类; ★熟悉存货的ABC管理。 | ★了解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在于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重点掌握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通过对这三个方面资金管理指标的计算来评价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以增强企业管理资金的能力; ★会运用ABC管理方法进行存货管理。 |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法。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 20 |
6 | 成本 管理 | ★熟悉量本利、目标利润概念。 | ★了解按成本性态对成本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会分解混合成本; ★熟练运用量本利分析了解企业的盈亏平衡点,保本点及保利点,安全边际量计算; ★能确定目标利润进而分析实现目标利润应考虑的因素; ★掌握利润的敏感性分析方法。 |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法。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 20 |
7 | 收入 与分 配管 理 | ★掌握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掌握确定收益分配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掌握股利理论; ★掌握各种股利政策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熟悉股票分割与回购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 ★了解优先股与普通股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不同的股利分配方案对股东利益的影响; ★熟悉股利分配的程序,会运用股利政策进行股利分配; ★会进行股票分割与回购的计算。 |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法。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 20 |
8 | 财务 分析 与评 价 | ★掌握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综合财务分析的指标与方法; ★熟悉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指标。 | ★能对企业进行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综合财务分析的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掌握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应用; ★通过财务分析指标计算结果说明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水平的优劣。 |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案例法。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 16 |
表2
实习项目表
序号 | 实习项目名称 | 实习内容 | 应达到的技能要求 | 课时 |
1 | 资金时间价值 | ★运用资金时间价值指标计算企业在单利或复利下存、贷款数额。 | ★能用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4 |
2 | 财务预测分析 | ★根据预测年度销售量计算企业预测年度资金的需求量。 | ★能用资金需求量计算方法进行财务预测。 | 6 |
3 | 筹资方案分析 | ★计算不同筹资方案的资金成本; ★通过不同筹资方案的比较,判断分析选择最优筹资方案。 | ★能比较不同筹资方按案的优缺点并做出选择。 | 10 |
4 | 投资方案分析 | ★投资决策静态、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 ★通过不同投资方案评价指标分析,判断分析选择最优投资方案。 | ★能比较不同投资方案的优缺点并做出选择。 | 14 |
5 | 营运资金管理 | ★计算企业持有现金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计算存货的再订货点、保险储备、经济订货批量和相关存货总成本。 | ★利用营运资金管理知识做出最佳运营决策。
| 12 |
6 | 成本管理分析 | ★进行量本利分析计算; ★进行利润敏感性计算; ★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及计算。 | ★能根据成本管理知识进行做出成本控制决策。 | 12 |
7 | 利润分配训练 | ★上市公司发放股利案例分析。 | ★能为上市公司做出最佳利润分配方案。 | 12 |
8 | 财务分析 | ★公司年度财务分析案例。 | ★能利用财务指标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 6 |
4.实施建议
4.1教材选用与编写原则
依据课程标准选用高教出版社出版,由王振华主编的《财务管理》。
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在章节编排上注重理财技术的实用性。力求突破财务管理教材的传统模式与编排方法,将求“实”与求“新”、求“深”相结合;
在内容安排上注重理财技能的适用性,内容深入浅出,不仅能使学生将学到的基础理论融入财务管理的应用和财务分析内容之中,而且使学生拥有必要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
4.2教学建议
课程教学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教学组长负责具体组织与实施。建议每周排课3次理论课,即3*2=6学时。教学时注意理论结合实践,适当安排指导性自习,加强课前、课后答疑辅导,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展面授、实践作业法、问题诱导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4.3教学基本条件建议
4.3.1教学条件
软硬件条件
(1)学生应具有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
(2)教学场所具备多媒体教学软件、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工学结合、社会资源等。
师资条件
(1)任课教师应该具有全日制大学以上会计、财务管理专业且长期从事会计 、财务管理教学;
(2)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应组成一支业务素质硬、师德水平高、协作意识强、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教学科研队伍。
5. 教学评价
本门课程是一门考试课,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综合评价包括理论课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其中理论课卷面成绩占50分,平时成绩占50分。60分为及格,满分100分。
理论课卷面成绩评价采取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类型及分值比例包括名词解释10%、填空题10%、判断题10%、单项选择题10%、多项选择题10%、简答题20%和业务计算题30%。
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
A.名词解释:(着重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例:货币时间价值
B.填空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资本成本包括 费用和 费用两个组成部分。
C.判断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收益与风险是共存的,一般而言,收益越高,风险越大。()
D.单项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下列筹资方式中,体现债权关系的是( )
A.发行股票 B.联营投资 C.发行债券 D.吸收财政拨款
E. 多项选择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下列项目中,属于对外投资的有()
购入的其他企业股票
购入的其他企业债券
在建工程投资
预付账款
F、 简答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例:风险和报酬(收益)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G.业务计算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例:某人在5年后要用一笔20000元的钱款,他从现在起每年年末需要在银行存入多少钱?如果他今年年初一次存入银行需要多少钱?(假设年利率为5%)
6.学习参考资料
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到图书馆借阅自学相关书籍。
主要参考书目:
《财务管理》王振华主编,科学经济出版社
《财务管理》方明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财务管理》李红娟等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财务管理学》王庆成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财务管理》中级会计资格用书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写,经济科学出版社
发挥网络的功能:比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中华会计网校、东奥会计网校等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