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理论实训一体化 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
授课单位:会计学院 学时:108 学分:6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韩钦梅、史予英、王 芳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吴玉红 2020.10.8
1.课程描述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是高职高专会计、财务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第三或第五学期开设。本课程是建立在学生对 《会计基本技能》 、《基础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税法》 、《会计电算化》 等专业课学习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掌握企业会计全面工作流程,培养学生手工环境下会计实务处理、纳税申报和财务分析的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学会沟通、协调、表达,增强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安全意识,为下一步顶岗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1.2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课程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设计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紧紧围绕会计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实训内容,落实实训要求,在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合理把握与其它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让学生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与校外顶岗实习建立有效互动,构建特色明显的会计综合实训体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夯实基础。
1.3课程设计
1.3.1总体设计
明确实践设计的目的及要求,实践内容及实践教学应达到的总体效果。
本课程以某虚拟制造企业某一个月全部经济业务为例,设计了从会计政策、岗位职责、实训要求、资料准备、账户建立、日常会计账务处理、计算产品成本、利润的形成并进行利润分配到最后编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手工账务的技能和方法,通过对模拟企业的实训,使学生对制造企业会计核算等过程有一个比较连续、系统、完整和全面的认识,最终使学生达到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方法融会贯通的目的,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3.2具体设计
本课程以“抚顺环宇机械厂2019年12月发生的业务”为例,基于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过程,把若干专业课程教学中必要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浓缩成130笔会计业务,涵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相关业务实际操作训练,从审核或填制原始凭证的实训开始,经过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涉及会计工作全过程。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了有机串联,全面提升学生会计核算的综合能力。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会计综合实训》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运用手工操作,对模拟会计资料进行综合实训,按照会计基本工作过程,完成建账、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档案整理与归档、财务分析等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体验会计工作、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形成工作能力,成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人才。
2.2具体目标
(一)学习能力目标
(1)了解管理学基础、经济法基础、统计学原理等基础理论,把各种理论学习与本课程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收实务、财务制度等专业理论的基本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会计核算能力;
(3)具有设置账户、熟练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出具基本财务报表的实际操作能力;
(4)掌握产品成本概念与成本内容,成本核算的原则和主要内容,熟知成本计算对象、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费用归集分配程序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相关知识;
(5)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各种知识,并将这种知识转变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各种不同账户的性质,掌握不同性质的账户所使用的不同的明细账页;
(2)掌握账簿的的开启和设置,明确明细账、日记账、总分类账簿的建立和期初过账,培养学生手工建账及使用会计手段求解问题的能力;
(3)掌握凭证的分类,熟悉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核填制方法和要求;
(4)掌握总账、日记账、明细账的登记规则 、登记方法;错账的更正方法;
(5)熟悉各种不同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掌握“T”型账、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及要求;
(6)掌握各种不同性质的账户的结账方法;熟悉不同的对账方法;
(7)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利润表的编制及意义;
(8)理解会计资料装订保管的重要性,掌握各种会计资料的装订方法和程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守秘密,明辨是非的优秀职业素质;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实现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2)培养学生严守准则,不做假账 、小心谨慎的工作作风;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会计工作的严谨性、规范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会计责任观念。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中,应在加强基本理论讲授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做到讲练结合。
本标准规定的教学总时数为108学时。在全部教学中,理论18学时,实践90学时,使学生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高职的办学特色,具体内容及课时分配如下表:
序号 | 工作任务 | 知识要求 | 技能要求 | 参考教学方法与手段 | 实践课时 | 理论课时 |
1 | 课程准备 | 明确课程性质、作用、要求 熟悉模拟企业基本情况。 熟悉各类实训材料的使用。 | 能够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及教学要求 ;理解模拟企业基本财务情况;会使用各类实训材料。 | 讲授法、讨论法、复习法; 计算机课件、板书等。 | 2 |
4 |
2 | 建总账、日记账、明细账 | 1.掌握设置账簿、启用账簿及登记账簿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包括账簿启用表的登记、账簿目录的填写、账簿名称编号以及期初余额的填写; 2.掌握总账账簿的登记方法; | 能够根据实训资料总分类账余额、 明细分类账余额开设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登记期初余额,会根据经济业务的发生,增设有关明细账。 |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板书、实物展示。 | 4 |
2 |
3 | 审核、填写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通用记账凭证) | 1.熟悉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 2.掌握填制各种记账凭证的填制技能; 3.熟练掌握各种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制方法、审核方法及审核结果的处理,对于错误的原始凭证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更正或重新填写。 | 能够根据经济业务内容和原始凭证,逐笔逐项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通用记账凭证) |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板书、实物展示 | 42 |
2 |
4 | 审核记账凭证 | 1能够按要求审核各种记账凭证,对于错误的记账凭证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更正或重新填写。. | 能够依据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对原有及所编制会计凭证进行认真审核。 |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板书、实物展示 | 2 |
2 |
5 | 登记日记账、明细账 | 掌握正确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方法和要求。 | 能够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板书、实物展示 | 15 |
1 |
6 | 编制科目汇总表 | 掌握根“T型账”、编制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 | 能够在老师指导下编制“T型账”,会依据“T型账”正确编制科目汇总表。 |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板书、实物展示 | 11 |
1 |
7 | 登记总账 | 掌握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 能够按要求正确登记总账。 |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板书、实物展示 | 5 |
1 |
8 | 对账、结账 | 掌握对账、结账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 能够按照各种账簿记录情况的不同,分别进行期末对账;会结算计出本月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板书、实物展示 | 2 |
2 |
9 | 编制财务报表 | 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 | 能够在老师指导下正确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 多媒体课件、板书、实物展示 | 4 |
2 |
10 | 会计档案整理 | 掌握会计档案资料的整理方法及要求。 | 1.会进行会计凭证的整理,如原始凭证的粘贴、记账凭证的装订; 2.能够对会计账簿进行整理 ,包括活页式账簿的整理和订本式账簿的整理; 4.能够对其他会计资料如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账单进行整理; |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多媒体课件、板书、实物展示 | 3 |
1 |
11 | 总课时 | 90 | 18 |
4.实施建议
4.1实验教材的选用与编写
本课程选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会计综合实训》第8版,主编任延冬、景冬梅一书,此书基于“对接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编写,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同时使财务会计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训问题得以融合,实现教、学、做的统一,有利于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并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政策性强等特点。
4.2教学建议
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连续性,本课程安排一学期进行,共108学时。
4.3.教学基本条件建议
本课程的专任教师应具有会计类专业各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经历及同行业企业顶岗实践经历。
对兼职教师要求具有本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
对实验教学条件要求:
(一)手工账务实训实训室准备
实训室应该具备配备电脑、投影设备、大屏幕等现代化设备,实训台和座椅;装订记账凭证所需的装订机。
(二)手工账务实训用品准备
通用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记账凭证封皮、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三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固定资产及折旧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销售收入及销售成本明细账、材料采购明细账(横线登记式)、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应交税费明细账(其他税种用)、本年利润明细账、生产成本明细账等备品。大头针、回形针、小刀、胶棒等。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已有多媒体课件、实验规范要求、初步形成校内网络资源。
5. 教学评价
本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过程考核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108个课时的学习态度、操作能力、课堂讨论等情况进行的评价;目标考核是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掌握情况的评价。
(1)平时成绩占60%。主要包括对学生出勤、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情况日常考核,进行评价计分,记入到期末考试成绩。
(2)结业成绩占40%。108学时实训结束后,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填写的记账凭证、登记的账簿、编制的T型账、编制的科目汇总表、编写的财务报表等资料,结合资料整理,综合打分。
6.学习参考资料
(1)《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
(2)《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
(5)《关于改进住房公积金缴存机制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的通知》
(6)《关于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的公告》
(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
(8)《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9)《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设备 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问题的公告》
(10)《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设备 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1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12)《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13)《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
(14)《关于严格按照5000元费用减除标准执行税收政策的公告》
(1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的公告
(16)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17)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读
(18)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管理若干事项的公告》
(19)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使用有关事项的公告》
(20)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使用有关事项的公告》的解读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2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3)《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
(24)《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25)《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26)《会计人员管理办法》
(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28)《关于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29)《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有关问题的公告》
(30)《会计综合实训》第八版微课资源和出版社官网教材配套教学资源